北京新政落地,打了多少人的脸?!

 人参与 | 时间:2024-06-28 05:24:41



各位主子好,北京每周一叨,新政理性开炮,落地我是打多的脸叨主周一叨。(全文3分钟)

昨天北京新政落地,少人但不出所料,北京毫无诚意,新政打了多少人的落地脸?!
这就像刚过门的打多的脸小媳妇等汉子,左等右等,少人等熬困了眼,北京人是新政终于来了,但结果就像“宋江的落地军师智多星——无用啊”。
之前我就说过“北京一定让你失望”的打多的脸论点,强调北京绝不会像上广深一样,少人洞门大开,政策出尽,以吸引外来客购房。
当时,遭到了一批网友的口诛笔伐,现如今看,打了多少人的脸。
但北京楼市新政的推出,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至少补足了“北上广深”四兄弟战线联盟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将5.17新政的高层救市战略作了事实性的落地。



这再次说明,在全国上下救市的总计划里,每个城市都不能“摆烂”,必须给我支愣起来,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于是,“京爷”显然就是后者。
所以,整体来说,这次北京楼市新政属于正常的需求调解,是仅针对北京市户籍家庭的改善性需求的调整,还远远达不到救市的标准,所以,大家根本不必恐慌会由此带来的房价拉升。
为什么我这么笃定呢?
首先,看下供应端,根据5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2024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的通知,本年度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年度计划供应商品住房约600万平方米。供给端相对较为充足。
其次,看下需求端,截至6月25日,北京新房成交2512套,二手房成交11071套。看出来没?二手房成交几乎是新房的5倍,可以说是国内二手与新房成交差距最大的城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北京已完全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中的交易逻辑,可以有充份的条件放弃外来人口对楼市的加持和支撑。
而这也就带出了第三点,从城市定位来讲,北京就是要成为最简单纯粹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经济中心,干脆就是让上海领衔,广、深担当。
基于此,目前北京市所有政策的制定都必须考虑“京津冀一体化” 的国家战略,即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而且这对北京来说一项长期工程。
所以,你之前看到的,北京成立通州副中心行政区是为了往外转移人;百年大计的雄安新区的成立是为了往外转移人;各种小摊贩、小商户的集中整顿,也是为了往外转移人。
而以上,也就是北京新政如此温和地放出,如此不紧不慢地推出的背后逻辑。
所以,一句话总结:北京楼市新政的推出并无深意,也并非其他人鼓吹的楼市即将要拉升,更不会影响全国楼市的市场格局。
不过,说到这,大家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当一件商品不急于向大众销售的时候,那必然是稀缺产品;当一个市场不需要人随便进来的时候,那也必然是稀缺市场。
而稀缺,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