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工作室品茶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重庆学霸高考659分,却没一所大学敢收,北大甚至放话:绝不录取

弄巧成拙!重庆

2009年7月北大一纸声明将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拒之门外,学霸一时间引起社会舆论的高考敢收“千层浪”!这个“高考状元”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他后来怎么样了?



何川洋出生于重庆巫山县,分却放话父母都是大学公务员,对他的甚至前途也十分重视,而何川洋也很努力,重庆他几乎从小都是学霸班里的优等生,成绩名列前茅。高考敢收

熟识何川洋的分却放话人都知道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北京大学,为了让何川洋得到好成绩,大学他的甚至父母也是不遗余力的为他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

2009年的重庆高考成绩一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学霸可对于何川洋来说,高考敢收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以659分的高分拿下重庆市“高考状元”的桂冠。

这让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何川洋的成绩一直都不是最出类拔萃的,他能超常发挥考出这样的高分确实“出人意料”,而他的父母更是激动的喜极而涕。

就在此时,全国知名大学也对这个“高考状元”抛出了橄榄枝,做出各种承诺和陈列自己的各种优势,希望将这个“高材生”收入囊中。

不仅如此,北京大学为了在这场“抢人大战”中获取先机,在第一时间就给何川洋一家打去了电话,表示希望何川洋能来北大念书,他们也希望能和何川洋尽快签订录取协议。

可就在何川洋还沉浸在梦想终于是实现的兴奋中时,北大的一纸声明将他拉入无底深渊,他被人举报身份造假,高考成绩存在问题。

一时间,曾经还是人口相传的“天之骄子”何川洋成为众矢之的,有人说他是依靠父母关系才成了“高考状元”,也有人说他父母的“官位”来的不干净。



一连串的舆论抨击让这个高中生惊慌失措,他想辩解,又被骂的更凶,迫于无奈,他只能把自己关进自己的小房间里,终日足不出户。

而何川洋的父母更是“有苦说不出”,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年的“苦心筹划”竟成了儿子前途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和“劫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年何川洋的父亲是县招办主任,而母亲也是县里的一个副部长,他们对何川洋有很高的期待,也对儿子想要报考北大十分支持。

中考的时候,何川洋不负众望以677的高分考入重庆南开中学,但也在人才济济的重点班里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外有人”!所以为了考北大,他比之前更加勤奋努力。

虽然按照他的成绩考北大有些压力,但按老师对何川洋的评价,这个“高考状元”本身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当得知“少数民族身份”可以在高考中获得额外加20分时,何川洋的父亲就动了“歪心思”,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把何川洋的“汉族”偷偷改成了“土家族”。

“20分”对一个高考生意味着什么?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未来。其实何川洋就算没有这“20分”的加持,也是实打实“高考状元”,只是如今他没有辩驳余地。

当这件事随着时间不断发酵后,何川洋的父亲被免职,母亲留职查看,而何川洋报考香港大学的希望也因为英语成绩不佳被熄灭。

被接连“坏消息”砸的抬不起的何川洋将自己反锁在家里,自暴自弃,当舆论渐渐过去,何川洋也慢慢走出了阴影,他恢复了自己的“汉族身份”,选择重新复读。



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复读期间,很多人都对他曾经的“丑闻”嗤之以鼻,但他总是一笑了之,真正的“强者”从不用言语争辩,只会用实力证明自己的“清白”。

有点可惜的是,他未能“卫冕”这一年的重庆“高考状元”,但是他这一次的成绩是674分,比去年的分数还高出15分!而他也再次收到“北大”的青睐。

当北大再次邀请何川洋就读北大,并和他签订录取协议时,何川洋依然高兴的答应了,只是这一次,何川洋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激动和兴奋,更多的是一种“释怀”。

入学的那一天,何川洋站在向往已久的大学门口,他仰头感慨:“属于我的骄傲,我终将拿回,即使迟了一些,我依然热血沸腾!”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何川洋的父母“爱他”却不信任他的能力,这是多少父母的缩影。在当今社会,“诚实守信”依然尤为重要,别让你的爱子之心毁灭孩子未来的希望。

赞(4171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 重庆学霸高考659分,却没一所大学敢收,北大甚至放话:绝不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