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工作室品茶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安徽老太被全网吐槽,越看越窒息



最近,有福硬吃网上有一个视频很火。不享被全

短短几秒的没苦内容,没想到却引发了一众共鸣。安徽

故事背景:安徽某医院病房。老太

故事主角儿:两个老太太。网吐

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呢?

红衣服老太太,窒息顶着大太阳,有福硬吃在地里捡了40斤小麦,不享被全结果累得犯病,没苦在医院已经住了半个月。安徽

花衣服老太太,老太不顾身体硬要下地干活,网吐儿子女儿专门请假五天,窒息来回花了4000块路费,有福硬吃给她收了800斤小麦,100斤蚕豆。

发视频的,就是这位花衣服老人的女儿。



为什么这么多人有共鸣?

因为太多人在这两位老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

“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



种的800斤麦子+100斤蚕豆,换不来儿女折腾一趟的一半交通费。

捡的40斤小麦,更不够一天的住院费。



父母长辈经历过艰苦的岁月。

总想着省一点没有错,不愿意浪费也可以理解。

但累到住院,真的不值得。

不仅折腾了孩子,自己身体还遭了罪,损失更多。

世界上有两个词叫因小失大,过犹不及。

那些省下的小钱,最后往往还是要花大钱去置换的。

想起上个月的一个热搜。

浙江杭州一对夫妻,老两口平时生活比较节俭。

节俭到什么程度呢?

家里做的饭,一顿吃不完,就把剩菜放进冰箱,第二顿接着吃。

吃不完的,再和新鲜的菜,放在一起炒。

就这样,一个菜经常能吃上三天,每天都在吃剩饭。

4月份去体检,两个人吓了一跳,双双确诊了直肠癌。



好在,发现还算及时,住院治疗后得到好转,不然直肠癌晚期,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算一算,夫妻又要吃多少顿剩饭剩菜,才能支付这巨大的医疗成本和后续治疗费用呢?

这世上最大的不值得,莫过于省下一笔小钱,却弄丢了最贵的健康。

该省钱的时候肯定要省,但不能走向畸形和病态。

因为无用的节俭,不仅要钱,有时候还会要命。

遗憾的是,生活中还藏着太多这样的父母长辈。

不等悲剧发生,永远吸取不到教训。



微博上有一个话题叫:老一辈有多热衷没苦硬吃。

没打开之前,你真的不知道可以有多离谱。

夏天冰箱坏了,奶奶把空调打开,为的不是凉快,而是一碗剩饭。



家里牛奶过期了,公公却舍不得扔掉。

硬着喝完,不出所料拉了肚子。

但他没有觉得有问题,后来还来了一句,“幸亏喝了,要不然家里的蒙脱石散都过期了”。



“上厕所舍不得冲水,要累积好几次一起冲,所以家里总是一股尿骚味”。



“母亲买了一桶油,嫌公交车贵,来回十几里路,硬生生提着一桶油,从镇上走回了家。

加上一天没舍得吃饭,到家就晕了,住院花了一万多。”



“养的狗狗生病了,爸爸心疼钱不愿去宠物医院。

没有经验,非要自己买药给狗打针,结果被狗咬了,疫苗就花了1000多。”



更离谱的,是一个湖南网友分享的故事。

网友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住着200万的房子,妈妈却沉迷于捡破烂。

本来干净整洁的屋子,被堆满了各种垃圾,和破铜烂铁。

有一回,因为纸盒子太重,把腰给骨折了,住院花了3万块。

腰伤了,钱花了,捡垃圾的“爱好”却还是没停下。

后来因为一坨铁,又被砸中了脚。

两次手术下来,4万块又没了。

你以为这次终于该老实“放下”了?

不,她现在每天都还在坚持翻垃圾桶。



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爹妈。

节俭是传统美德,但过度节俭不是。

甚至,无用的节俭,比浪费更可怕。

网上有一个“烂梨思维”。

什么叫烂梨思维呢?

有个老太太买了筐梨,因为怕浪费,先挑烂掉的一只吃。

但天太热,第二天又有梨烂了,她又继续只吃烂梨。

第三天、第四天......都是如此,放着好的,只吃烂的。

到最后好好的一筐梨,一只好的都没吃到,肚子还吃坏了。

这个老太太说是说节俭,但省的都是没有必要的钱,付出的都是最贵的代价。

仔细想想,我们的父母,何尝不是陷入“烂梨思维”里面无法自拔呢?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经典名言。

但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因为那些硬嚼下的苦,除了徒增烦恼,真的毫无价值。





有人用一句话总结了那些“没苦硬吃”的一生:

扣扣搜搜花了很多钱,机机灵灵上了很多当,骂骂咧咧干了很多活,小心翼翼闯了很多祸。

精打细算欠了一屁股账,掏心掏肺结了很多仇,不明不白吃了很多亏,窝窝囊囊活了几十年。



一针见血,折射出多少拧巴的人生。

可更悲哀的是,很多父母过着这样“拧巴”的一生,却还奉为圭臬,看不惯年轻人不肯吃苦,甚至觉得不受苦就是天大的罪过。

你工作完了,稍微休息一下,吃点好吃的,他们就觉得是自私堕落。

你通过自己打拼,生活稍微过得舒服一点,他们就觉得这样就是一种过错。

很多老一辈普遍认为,年轻人舒服、吃得好,是一种罪过。



忽然想起那个因为想去旅游,被爷爷和妈妈一起骂哭的姑娘。

姑娘自己辛苦攒钱,就为了一场期待许久的旅行。

家里人知道后,没有祝她玩得开心,而是开启了一场批斗大会。

因为她去旅游,在全家人眼里就是享乐,就是天大的错误。

她爷爷说得话很扎心:

“我退休20年了,我去哪旅游过?”

一个男生送外卖做兼职赚了一些钱,他选择毕业旅行坐飞机回家。

当他满心欢喜把拍到的云彩分享给妈妈时,妈妈却说:你过的富人生活,爹娘过的地狱生活。



钱都花了,怎么也无法挽回了,让自己的孩子开心、快乐一下,怎么就这么难?

有许多网友说:“讨厌父母的落后思想,又心疼他们劳累的模样”。

面对这个情况,很多人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去改变父母的思维。

可事实证明真的太难。

看过一个很难受的小故事,主人公是博主@大力无穷的妈妈。

她会在凌晨五点起来去地里干活,她会在中午12点大太阳下晒玉米,还会在下午三点就提前做好晚上要吃的饭……

这样就是为了方便自己,一天到晚,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干活。

可实际上她60岁了,生活不错,有子女,完全没有必要这样。



女儿心疼妈妈,一次次试图共情理解。

她也早起陪妈妈一起干活,陪妈妈一筐筐把玉米提到平台,甚至努力扛起自己本来扛不动的百斤的玉米……

可在一次刚吃完午饭,妈妈就要顶着烈日去地里掰玉米后,博主终于崩溃了。

她也终于意识到:

“我真的救不了我妈。而且谁都救不了她。”



当妈妈把剩了一年的肉塞满冰箱。

当家里长辈热到冒汗都舍不得打开空调。

当妈妈大冬天宁愿双手冻得通红也不愿用洗衣机……

我也曾劝过说过。

可后来才知道,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功能性文盲”

有些观念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

你无法改变别人的思维,你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哪怕这个人是父母。

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这些道理,帮他们倒下炒了无数次的剩饭剩菜,规避那些严重危险的,多给他们生活物资,多给他们一些钱。

如果能够改变就最好,如果努力之后仍无法改变,那就只能试着接受并尊重。

不必为他们感到痛苦,不用替他们背负太多,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

人生很重要的一大课题就是,要学会去做切割和分离,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母。

赞(53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 “有福我不享,没苦我硬吃”!安徽老太被全网吐槽,越看越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