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守住沃土良田 盘出发展新空间 正文

守住沃土良田 盘出发展新空间

来源: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编辑:百科 时间:2024-06-27 02:09:01

□苏报记者 王安琪

土地,守住承载着希望与梦想,沃土见证着历史的良田变迁,滋养了万物的盘出生长。今年6月25日,发展迎来第34个全国土地日,新空这是守住资源规划人意义非凡的日子。“作为自然资源的沃土守护者,必须守土有责、良田胸怀‘国之大者’,盘出守牢耕地保护‘生命线’,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新空科学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守住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沃土”市资源规划局主要负责人如是良田说。

五年来,苏州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持续深化耕地保护,牢牢守住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扎实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共盘活存量土地约26万亩,3次获评“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去年1月张家港还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全市土地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耕地保护和集约用地相关做法频频在全国和江苏省受到表彰。

稻花香里说丰年:守护沃土粮安天下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又到夏季,昆山张浦镇占地近200亩的“3D稻田艺术画”已接近最佳观赏期,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此“打卡”。这惊艳壮观的农田也是一幅生动的耕地保护图景。

“预计今年全市实现新增耕地不少于2万亩,并将继续保持耕地连续稳定增加。”市资源规划局耕保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苏州围绕本轮“三区三线”划定的193.77万亩耕地、172.8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近3年耕地连续实现净流入,粮食安全根基持续巩固。

近年来,苏州进一步强化规划管控约束,优化耕地空间布局,严禁随意改变用途。据介绍,苏州要求“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并坚持“先进后出”,先行整治恢复补充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后,方能实施耕地用途转换。补足的耕地则是同等数量、质量的可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

此外,苏州正在开展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将以专项规划引领构建全市耕地保护工作体系,合理有序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在全省率先开发“i苏耕”耕地保护身份证系统,拟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公众可通过耕地政策随时学、耕地信息随时查、耕地面积随时测、新增耕地随时拍等功能,形成耕地保护人人监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人人都是国土卫士,处处都是智慧‘眼睛’”。在耕地保护执法监管方面,苏州结合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高科技手段,做到违法占用耕地等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据悉,苏州选取张家港、太仓作为试点地区,开展“实时监管系统”智能监管平台的建设,通过智能化识别、大数据分析进行自动判别和自动预警,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的智能化实时监管。

打开旧瓶装新酒:唤醒“沉睡”的资源

沉睡资源被“唤醒”,低效用地能“生金”。今年4月,苏州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落地,为深入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了多元政策支撑。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横向比较全国43个试点城市,苏州既是工业大市,也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业用地总量大,古城古镇及历史文化片区多,因此重点针对三种类型的低效用地:产业提质增效类、居住环境提升类及古城保护更新类。目前,政策“红利”正开花结果,今年以来已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1.7万亩、处置闲置土地逾3000亩。

“红蚂蚁集团将原有老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在保持部分历史风貌的同时,实现房屋资源的活化利用,在姑苏东大门树立起有底蕴有新生的家居文化新地标。”红蚂蚁集团负责人介绍,这一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就少不了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政策的支持。据了解,红蚂蚁集团拆除原建筑后,改造为红蚂蚁科技家居文创园,用地性质由工业用地调整为科教(文化创意)用地,按照新的试点政策,获得地价补缴政策倾斜,合理压降了企业用地成本。

现代化城市开发越来越需要向“存量土地”要“发展流量”,向“低效用地”要“发展质量”。在苏州,存量土地、低效用地的开发利用不断探索出了条条新路、实践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典范。

“咖都”昆山在产业规划和工业用地保障线的引导下,书写了“一颗咖啡豆”的精彩故事。据市资源规划局利用处负责人介绍,昆山通过合并同类项“挤”出了一个咖啡生豆仓储分拨中心项目。在2022年底,昆山开发区开发强度已接近74%,产业用地高度依靠存量挖潜。于是,针对该项目生产需求,相关部门锁定两家企业连接处共48.54亩“用而未尽”的低效用地,通过存量焕新,放大“1+1>2”的利用效益。在土地转让这道产业空间“加减法”背后,关系繁杂、流程众多,该项目在“结余土地分割转让+国资回购+合并宗地”的模式下,成功推动两家企业的低效地块嫁接转让给昆山综合保税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土地重新“入库”。今年初,该项目还入选江苏省2024年度节地模式(技术)十大先进典型案例。

巧手匠心织锦绣:综合治理高效前行

一子动,满盘活。传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治理手段已很难系统性解决国土空间利用问题,统筹协调的综合治理观是国土空间治理的新要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苏州开启了一条跃升突围之路。苏州不仅有相城区黄桥街道、张家港市乐余镇、昆山市张浦镇试点项目建设,还在吴江区全面启动全省首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县域试点,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激活土地利用新动能。

数据显示,在全国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的黄桥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中,将碎片化的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重新整合,其中农业用地逐步实现集中连片,新增耕地面积达到205亩;原本零散分布的6000亩工业用地,整合成3500亩集中布局的纯产业用地。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效能凸显,绘就了一幅幅差异显著的今昔对比图。

从一个个“低效地”到一片片“高产田”,从发展之困到改革红利,都生动体现了苏州在土地利用上的辩证法:破和立、舍与得、守正与创新、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苏州将继续打好国土空间管理组合拳。”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在全面梳理苏州市耕地流入潜力,融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积极争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着力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苏州正不断打破限制高质量发展的条条框框,探索新思路新路径新方法,厚植育先机、开新局的发展土壤,“耕”出高效田,“腾”出新空间,不断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闯出新路。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0.1233s , 10257.9765625 kb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守住沃土良田 盘出发展新空间,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sitema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