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工作室品茶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单位新招两名公务员,一个985一个三本,两人工作表现天壤之别

如今社会上有个共识,单位高考分数越高,新招上的两名两人大学越好的人越优秀,很多单位招聘人也以这个为标准,公务个本工作不管什么岗位,表现都看学校不看人。天壤

好在考公考编在这方面比较公平,单位大部分岗位不分985.211,新招哪怕是两名两人三本,专升本,公务个本工作一样有公平竞争的表现机会。

前几天遇到一个同学,天壤她在县级某行政单位上班,单位说起她们单位新招的新招公务员,她最大的两名两人感慨就是,真的不能以分数论人。

听听她怎么说:



因为这几年一直在压缩编制,我们单位在编人员都是只出不进,导致出现工作人员年龄断层,为了补充新鲜血液,前年招了两名公务员。

这两个都是本科毕业,一个女的一个男的。

女生叫李颖,北京某985大学毕业,汉语言专业,(学校名称就不用提了,免得惹来麻烦。)她家是市里的,当年高考成绩600多分,妥妥的学霸。才第一次考公就成功了。

男生名叫张凯,就是我们本地人,省内三本,学的是工商管理。学渣一枚,专业是工商管理。据说花十来万钱报了培训班,参加三四次考才好不容易上岸。

当得知他俩同时考进我们单位时,我们议论了好多天,这两个人的差距也太大了。

有人说,李颖到县里当个公务员,真是浪费人才,而那个三本学生,就算考进来了,估计也是混日子的主。

虽然李颖考的那个岗位招聘要求是汉语言专业,张凯的岗位是不限专业的,招进来后安排什么工作就是单位说了算。

当时还因为李颖的工作安排,让两个领导起了争执,办公室主任想要,因为办公室缺一个写材料的,招这汉语言专业也是他的申请。

而副局长看到一下子进来个985人才,就想让她到业务科室重点培养。

最后局长决定让她先去办公室锻炼。

而张凯,因为是男生,被分到了经常出差下乡的业务科室。



李颖跟我们想象中的女大学生清纯甜美的形象截然不同,她长得棱角分明,整个人有点傲慢还有些生硬,不像一个文科生,倒像一个理智刻板的工科女。

平时同事们跟她说话,她总是表情木然,看似礼貌却很疏离,完全没有职场小白的那种小心谨慎和唯唯诺诺。

她被安排在办公室跟着主任写材料,因为机关单位经常得写各种材料,往往这类材料更难写。大家都懂得。

过了一段时间,主任发现李颖虽然汉语言专业,但写起材料来,却象一个不开窍的人,怎么也教不会。虽然机关单位的材料不需要太优美的文笔,但也得有理有据,跟实际工作结合。

李颖写出来的东西却总是干巴巴的,实在不会就从网上抄一段,再改几个字。

给她指出缺点让她进一步修改,李颖就说,这些都是假大空,没什么可写的,又不是写小说哪需要文笔,凑够字数就行了,怼得主任直摇头。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个李颖就好像看多了网上那些零零后整顿职场的段子,说什么也不加班。

有时候上级布置任务急,需要的材料下午布置,第二天早晨就得交,就得晚上加班完成。

但李颖总是一到六点收拾东西就走人,哪怕手上正写到一半。

主任说这是工作任务啊,必须按点完成。

李颖就会说,又没加班补助,凭什么要她加班。加班也得我自愿的才行。

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主任只得自己连夜赶写。

如此几次后,主任告到局长那里,局长找李颖谈了话,也没多大改变。

公家单位又不是私企,领导们也不会因此把一个人怎么样,人家又不迟到早退,谁也不会专门针对她怎么样。

慢慢地,李颖就成了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存在。



而那个张凯却大相反,他性格很活泼,很快就跟老同事打成一片,早晨一上班在他们科室又是拖地又是倒水,还把几个领导的办公室也要打扫一遍。

给他布置任务,不管是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从来都是开开心心地去做。有时候县里有些活动从各单位抽人,大家也是第一个想到他,他总是愉快地答应。

关键这个孩子情商很高,跟他说话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还没有一点做作。

上班不到两年,张凯就成了局长助理,跟着局长跑前跑后,整理资料,很快就成了单位的红人。

而李颖,却以她独特的个性,成了我们单位的刺儿头,谁也碰不得。

去年年底一件事,更让我感觉到,这人跟人,差别真是太大。



我在的财务科有三个人,除了科长还有我跟另一个同事王萍。本来是不缺人的,但王萍突然就查出了乳腺癌,她的工作就没人做了。

领导们经过讨论,决定让李颖接替,反正她也不爱写材料,财务可能更适合女孩子。虽然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我们的工作也不复杂,记账是我来做,她的工作主要是每个月交社保,一年批一回增资。

她来了财务科后,第一次交社保就出了批漏。把一个上月退休人的没有剔除,交进去才发现。

她做事总是漫不经心,别人想教她,她很不耐烦。戴着耳机在那里听什么诗朗诵,散文。要么就是捧着厚厚的小说,搞得还象在大学校园里一样任性。

我们拿她也没办法,只得每回她算好数后再检查一遍。如此几个月后才熟练了。

去年年底结账时,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按往常惯例,财务室的人全上手,科长和王萍都会分担做各种报表和决算。

但让李颖帮忙,她却态度坚定地说了句,这不是我份内的事。然后科长跟我加班加点干完,她连瞧也没瞧一眼。

还有,跟她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真是压抑,我们这些已婚妇女,说话大声,爱开玩笑,闲时爱聊些家长里短,她听了就十分不耐烦,冷冷地告诉我们:声音小点,这是办公室不是菜市场。



看来一个人的学习成绩是可以独立于任何品质之外的,比如能力和情商,成绩好的未必工作出色,学渣也未必干不好工作。为人处世更是跟成绩无关。

除了那些技术性学术性强的理工科,对学生大学层次要求高,其实像这些基层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分数还真的不重要。

我接触的985毕业生不多,不知道李颖这种做事风格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呢?

不论如何,培养孩子应该是先做人再做事,但很多人都搞反了。

做父母的也不用因为孩子没考上985.211就焦虑不安,觉得没有前途,培养孩子高情商,好性格,到哪里都不会差的。

图片来自网络,素材来源于生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赞(2545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 单位新招两名公务员,一个985一个三本,两人工作表现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