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一哥 ” 放出低价绝招!又要刷新行业底线了...

 人参与 | 时间:2024-06-27 05:28:23

近两年,电商底线某多、哥放某宝、出低某东等等头部电商平台,价绝为了争市场、招又抢蛋糕,刷新几乎卷疯了。行业

无论是电商底线 “ 电商一哥 ” 位置重新洗牌,还是哥放各个平台推出比价新策略来迎合消费者,从各个方面来看,出低都显而易见。价绝



讲些实际情况~

最近的招又消息,2024 新财富 500 创富榜上,刷新某多的行业大佬,都排第二了。电商底线



一个月前(5 月 22 日),某多(2188 亿美元)的市值,又超阿里巴巴(1965 亿美元)了,还相当于 4.7 个某东。

现在要说,某多“最赚钱”,甚至坐上了 “ 电商一哥 ”的位置,大体是没毛病的。



再说具体策略,从某多市值一路大涨以来,各个电商平台都开始调整状态奋起直追。

例如半年前狐妹提过的,某东、某宝这些平台,也开始支持消费者 “ 仅退款 ” 了,以此疯卷某多、迎合消费者。



另外,直播电商风起云涌,疯卷 “ 全网最低价 ” 之际,各电商大佬又开始力争低价王牌。

此类话题较密的当属某东,最近的一次就在 618 期间,某东因为图书低价促销,激化了平台和商家的矛盾,几十家出版机构还出面联合抵制某东......



不难看出,某多 “ 大杀四方 ” ,极致性价比的营销策略,深谙消费者心理。

第一的成绩出来了,抄答案是最高效的应对方式。

低价,自然就成了各大电商平台争抢的市场王牌。



但与此同时,近两年的 “ 全网最低价 ”玩法,在直播电商平台愈演愈烈,导致市场乱象丛生。

最炸裂的是,去年 10 月,某宝头部主播李佳琦直播间,由海氏烤箱引发的 “ 底价协议 ” 风波,一度掀起舆论狂潮。

这事儿也由某东在购物节期间卷低价引发,最终上演了一场 “ 拔出萝卜带出泥” 的戏码......



这事儿后劲儿蛮大的。

就前些天(6 月 7 日),北京的相关部门发了新政:《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

其中一条明确规定,直播带货从业人员不得以“ 全网最低价 ”等不实表述误导消费者。



这也算是给电商行业打了个预防针。

仔细回忆下,近些年,是不是每逢 618 、双十一这种大型购物节,几乎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想办法打上 “ 全年最低 ” 、“ 全网最低 ” 等等宣传语。

可是实际上,真的能实现“全网最低 ” 吗?



给个提示,“ 最低价 ” 这种词语,很明显的涉嫌违反《广告法》、《反垄断法》等等规定。

那你说,现在官方都下场了,越往后相关法律越完善,那各个电商平台花式卷低价,还可行吗,还合理吗?

一边是规则红线,一边是致胜王牌,如果是你,你咋办?



某多就很聪明了,咱可以不直接说全网最低价,但可以跟上全网最低价。

一个很微妙的玩法:自动跟价。

这项服务于某多而言,严谨点说,不算新玩法,但他确实在极短的时间内,给这项策略加磅了。



自动跟价系统,是某多和某音,在这个月 618 前夕推出的自动跟价系统。

基本逻辑是,平台可以不经商家同意,用系统自动将平台商家商品,改到全网全平台最低价。



咱先不说这种做法于商家而言,是不是 “ 耍流氓 ” 。

单从他这一招一式来说,你不得不服。

变相告诉消费者,我这里卖的东西,价格就不会比别的平台高。



给人一种 “ 你可以担心我质量,但不能质疑我的价格 ” 的豪横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真的绝。

那你说,这 618 才过去几天啊,某多又来上啥强度了呢?

最新消息,这两天某多又调整了这项服务协议,6 月 28 日开始,进一步扩大对开通该功能商家的改价商品范围。



啥意思呢?

此前 618 某多刚上线自动跟价系统的时候,平台只能修改开通这项功能的商家的部分商品价格。

包括商家开通 “ 自动跟价 ” 功能时已参与或开通服务后参与的特定平台活动下的商品。

28 号开始,某多根据最新协议,可以对开通“ 自动跟价”功能的商家的所有商品进行价格修改。



其实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这功能从一开始的 “ 范围内试用 ”到了 “ 正式全面应用 ” 的阶段。

这一策略的直接影响是啥呢?

其他电商平台的低价策略,在某多这里失效了;某多上的商家需要进一步让利给平台......

这事儿其实很难评,只一点,站在消费者角度,产品价格会被这些电商平台卷得更低,但价格低了,产品质量就很难预估。



那商家为了在电商平台保住自己原本可观的利润,无非两条路,要么适应平台规则,做价低产品,质量往后放;要么守住质量关,做大出厂价。

从市面上来说,这对商家而言,只是选择问题,但其实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终还是 “ 羊毛出在羊身上 ”。

那对其他电商平台来说,应对策略也大体就俩思路:复制 “ 自动跟价 ” 策略,加入某多一起卷;要么另辟蹊径,从独家产品切入。

仔细一想,就跟 “ 爱优腾” 这种视频平台一样的逻辑,大家都卖会员,但有些独家资源,只有某平台有......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平台各种卷价格,你觉得,谁是大赢家呢?

参考资料:

拼多多、新浪微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其他网络截图

编辑: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