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绘就产城人互融发展新图景 正文

绘就产城人互融发展新图景

时间:2024-06-27 02:24:1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核心提示

杭州品茶600块左右-杭州各区喝茶资源-杭州喝茶外卖VX

□苏报记者 胡毓菁 严松

“走,绘产互融去新的城人苏州文化市场淘书!”

位于司前街117号的发展苏州文化市场,10900平方米的新图宽敞空间,即将全面回归,绘产互融成为古城文化的城人新地标。

“苏州文化市场的发展更新升级,是新图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绘产互融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姑苏区沧浪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卫表示,城人今年以来,发展按照姑苏区“一中心、新图两高地、绘产互融一典范”总体定位,城人沧浪街道全面落实区委常委会调研明确的发展“11235”发展思路,立足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好产业集聚,聚焦商贸业、金融业、文化旅游、高技术服务业四大产业,完善“一带三片区”总体布局,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通过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服务配套,达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匹配,绘就产业、城市、人之间互融发展的新图景。

楼宇产业园经济带形成发展动能,“4+1”产业结构模式初见雏形

产业园、楼宇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沧浪街道以竹辉路、新市路沿线更新改造为契机,与金地广场、恒润大厦等联通互动,带动沿线商业业态整体提升,形成集商圈、楼宇、产业园于一体的新的经济发展带。

苏半科技产业园是经济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前身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苏州半导体总厂有限公司。近年来,沧浪街道积极推动苏州半导体总厂转型升级,引进国内领先光耦设计公司苏州优达光电子有限公司、光电芯片设计公司传周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业入驻。加强产学研校企合作,配备成熟生产线和检测中心,搭建投资机构互动平台,打造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长基地,助推新兴产业“快生根”“长成林”,逐步形成半导体产业链集聚。

5166和声影视互联网产业园是楼宇产业园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我们围绕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业,致力于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的有效载体和综合平台。”产业园运营方负责人邵亮表示,目前已引进木方(苏州)文化、一键开拍、一格映画、鲸鸿信息科技等企业,在影视动画开发、IP运营、元宇宙制作和VR、AR、MR前沿科技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今年4月底首映的《猪猪侠大电影·星际行动》由木方文化参与投资、制作,为姑苏区的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同样聚焦高技术服务业的胥江PARK产业园重点招引数字经济和文化类企业。姑苏法律服务产业园启动区、姑苏区企检中心皆落户其中,将为企业、市民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和线下咨询。

据悉,目前沧浪街道楼宇产业园经济带沿线分布了胥江PARK、苏半科技产业园等在内的6个重点产业园,弘启点空间、恒润大厦等3个重点楼宇,逐渐形成以商贸业、金融业、文化旅游业、高技术服务业四大产业为主,地产业和建筑业为补充的“4+1”产业结构模式,推进辖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景区与商圈流量互补,南门商圈片区转型升级

作为古城传统三大商圈之一,南门商圈是苏州现代商业的“起源地”,更是新消费势力崛起的“能量场”。借助迟滞18年的南门水产市场顺利搬迁、竹辉路和新市路的改造焕新,南门商圈周边环境面貌显著提升。

“景区+商圈”联动更加紧密,新型消费场景涌现、消费业态年轻化。泰华西楼改造之后成功引入华音Live House,梦田Live House作为苏州市品牌首店也入驻百花洲,在古城内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搭建多元化的青年潮流互动空间,为苏州夜经济、网红经济注入活力。毗邻泰华的另一大商业综合体SUONE金地广场自开业以来,二次元街区、艺术市集、乐队演出、宠物友好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秘诀。“这里简直是吃谷圣地,周末还经常有活动可以和Coser‘集邮’,我又快乐了。”在苏州上学的陆同学兴奋地说道。在刚过去的端午节三天小长假期间,累计吸引近16万人次前去打卡。

周边景区近年来也是新意频出,古胥门广场在今年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中,以“三龙汇狮”“诗意端午”、非遗市集等活动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去体验,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擦亮“文化沧浪”品牌。盘门景区一方面结合元宵、端午等传统民俗举办闹花灯、猜灯谜、走三桥等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联动热门游戏王者荣耀开发别出心裁的貂蝉灯组,承办桨板精英赛、咖啡潮饮嘉年华,打造集旅游观光、文化融合、创新体验于一体的“盘门玩月”主题活动,民俗与潮流、传统和现代,多种元素碰撞融合,活动人气屡创新高,仅今年的“繁华青绿”盘门夜游灯会,就吸引近十万人次。并引入“盘门勋章”体系小程序系统,以元宇宙NFT流量为入口,打破景区与商业边界问题,实现景区与商业流量互补,更促进了文商旅进一步融合发展,文旅圈建设逐步成形。

老旧街巷改造“微更新”,建立古城保护活化“样本库”

作为古城文化腹地,沧浪街道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遵循连片保护发展理念,以“微更新”推进老旧街巷改造,逐步从过去对古典园林、古建老宅、历史街区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利用,拓展至对古城成片区域的保护、修缮、整治、管理、运营,实现古城保护更新“由点至线、由线至面”的纵深推进。

苏州市姑苏区32号街坊保护更新项目,就是沧浪街道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建立古城保护活化更新样板的一次探索。近年来,沧浪街道围绕“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总体要求,通过探索更新保护路径、加快腾迁安置进程、推动改造更新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民生保障功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改善解决原来房屋建筑质量老旧、基础设施薄弱、公共空间品质低等问题,为32号街坊更新改造奠定基础、发挥效能。

“以前这里头顶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电线,真的是既不好看也有隐患,现在入地之后清爽多了!”道前社区网格员感叹道。32号街坊的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包括电力、通信架空线整治和入地、监控入地、路灯改迁、雨污管道修复、街巷景观、绿化、小品改造、道路恢复等,项目涉及23条街巷,总长约3650米。同时对盛家浜10号、瓣莲巷30号、舒适旧居片区等古建老宅启动修缮工作,打造古城保护更新样板。

沧浪街道依托稀缺的古建资源,在32号街坊内规划32处金融小院,将苏式院宅的传统风貌与产业功能深度结合,聚力打造“金融街坊”为定位的产业集聚区。“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在审查古建保护更新项目时,我们不仅坚守安全底线和修旧如旧的原则,也关注居民的期望和活化利用的实际效果。”姑苏区政协委员徐文希介绍。沧浪街道为此创新开展“全链服务”,抽调专人组建招商团队,通过“掌上32号街坊”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据统计,32号街坊已注册的金融投资类企业数量达23家,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此外,针对“一带三片区”中的胥江片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面貌落后等问题,沧浪街道紧盯“两河一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沿河步道景观、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整治提升,启动劳动路550号等9个老旧住区环境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补足功能设施、优化社区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示范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