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时间:2024-06-29 08:18:56 来源: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作者:综合 阅读:677次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记者赵鸿宇、漏斗区王美祺)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中国最地处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地下盾近年来为平衡水粮矛盾,水努该省在选种育种、力平粮矛灌溉方式、衡水农田水利建设、漏斗区智慧农业等方面着力,中国最不断推进节水增效。地下盾

  河北省连续11年粮食产量超过700亿斤,水努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0多立方米,力平粮矛低于国际公认的衡水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河北75%的漏斗区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水粮矛盾。中国最

  种子是地下盾农业的芯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部分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中,节水性状是一项重要指标。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的展示区,品种名称为“马兰1号”的小麦,地面生长高度为68厘米,地下能扎根到250多厘米。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进考说,小麦扎根越深,越能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就能减少小麦浇水次数。“马兰1号”和普通小麦品种相比,一个生长季能少浇1至2次水,每亩节水50立方米以上。

  “马兰1号”不仅节水,产量也不错。其2023年最高亩产达到838.8公斤,在众多品种中继续保持河北省小麦高产纪录。

  灌溉方式对农业用水量有较大影响,喷灌、滴灌、浅埋滴灌等灌溉方式相对“大水漫灌”节水效果明显。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东胡堡村种植大户武学岭说,滴灌不仅可以节水,还能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现在用水量较之前“大水漫灌”要减少一半。

  同时,河北通过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统筹利用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地表水置换农业灌溉地下水,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水源互引互济的水系格局。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根系剖面。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河北邱县此前农业和生态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不仅用水成本高,还容易引发地表沉陷等生态问题。2020年开始,邱县利用流经的漳河,通过清淤、扩挖、改建的措施,对全县217村178公里的渠道进行修复治理和开发完善,不仅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还通过灌溉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

  智慧农业发展也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河北栖联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100余亩农田中建设了50个智能传感器,依托物联网、5G等技术,可以常态化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哪里需要多浇水、哪里可以少浇水、哪里暂时不用浇水,通过大数据一眼就能看出。”该公司总经理慕宇说,精准灌溉方式较喷灌、滴灌至少节水10%,农作物产量也有提升。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朝鲜足协挑战亚足联底线,拒绝参加抽签仪式,爱分哪组分哪组
  • CBA半决赛G3,会复出吗?郭艾伦接受采访,给出了一个答案
  • 热火球星巴特勒观战迈阿密赛后动态刷屏,晒梅西直塞视频等
  • 社保基金一季度大动作,加仓1000万股,持股5%以上抱团名单出炉
  • 赢了!恭喜黄一鸣,王思聪已承认是孩子的父亲,双方达成和解
  • 私吞奖金,把队员打至骨裂,养狼狗防队员偷跑,黑心教练得到报应
  • 梅西赛后没有狂欢!被调侃“全场黑脸”、“不尊重美国人”!
  • 8万余吨的福建舰,级别有多高?你看舰长、政委的军衔就明白了
推荐内容
  • 赖清德组建三大“委员会”进行扩权 吕秀莲批:让人失望
  • 六火力点保护 捍卫福建舰
  • 照妖镜|我真不关心“胖猫”死活。
  • 马布里:永不服输让布伦森与众不同 这支尼克斯诠释了纽约精神
  • 王阳亮相白玉兰颁奖典礼:西装革履,神采奕奕
  • 亲身体验/线上问诊结果 接近线下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