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努力平衡水粮矛盾

时间:2024-06-29 08:19:38 来源:武汉市工作室品茶 作者:热点 阅读:128次

  新华社石家庄6月12日电(记者赵鸿宇、漏斗区王美祺)粮食生产大省河北省,中国最地处中国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地下盾近年来为平衡水粮矛盾,水努该省在选种育种、力平粮矛灌溉方式、衡水农田水利建设、漏斗区智慧农业等方面着力,中国最不断推进节水增效。地下盾

  河北省连续11年粮食产量超过700亿斤,水努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0多立方米,力平粮矛低于国际公认的衡水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河北75%的漏斗区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存在水粮矛盾。中国最

  种子是地下盾农业的芯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部分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中,节水性状是一项重要指标。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的展示区,品种名称为“马兰1号”的小麦,地面生长高度为68厘米,地下能扎根到250多厘米。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进考说,小麦扎根越深,越能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就能减少小麦浇水次数。“马兰1号”和普通小麦品种相比,一个生长季能少浇1至2次水,每亩节水50立方米以上。

  “马兰1号”不仅节水,产量也不错。其2023年最高亩产达到838.8公斤,在众多品种中继续保持河北省小麦高产纪录。

  灌溉方式对农业用水量有较大影响,喷灌、滴灌、浅埋滴灌等灌溉方式相对“大水漫灌”节水效果明显。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东胡堡村种植大户武学岭说,滴灌不仅可以节水,还能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施肥,现在用水量较之前“大水漫灌”要减少一半。

  同时,河北通过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统筹利用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地表水置换农业灌溉地下水,部分地区初步形成了河湖、沟渠、坑塘互联互通、水源互引互济的水系格局。

  6月1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拍摄的“马兰1号”小麦根系剖面。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河北邱县此前农业和生态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不仅用水成本高,还容易引发地表沉陷等生态问题。2020年开始,邱县利用流经的漳河,通过清淤、扩挖、改建的措施,对全县217村178公里的渠道进行修复治理和开发完善,不仅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还通过灌溉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

  智慧农业发展也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河北栖联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100余亩农田中建设了50个智能传感器,依托物联网、5G等技术,可以常态化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病虫害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哪里需要多浇水、哪里可以少浇水、哪里暂时不用浇水,通过大数据一眼就能看出。”该公司总经理慕宇说,精准灌溉方式较喷灌、滴灌至少节水10%,农作物产量也有提升。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砍伤日本母子的暴徒,绝不是什么英雄!
  • 苏州代表团参加“投资中国”海外活动
  • 终于公布!1954年出生养老金调整通知,高龄倾斜待遇可享受?
  • 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潮澎湃
  • SIG康美包低温包装工厂在园区启用
  • 降维打击!32岁NBA首轮秀统治CBA 轰33+20+8 率深圳掀翻京城豪门
  • 悔不当初!北邮通报研究生举报导师,底裤被扒光,教育生涯被断送
  • 美卓苏州工厂扩建厂房启用
推荐内容
  • 突发!耐克暴跌
  • 苏州城市学院工业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 湖南女子失业6个月,月薪2万降到5000也没人要:打算做直播了
  • 什么是家?整整读了五遍,太透彻了(看到流泪)
  • “东数西算”长三角算力调度中心在苏启用
  • 湖南女子失业6个月,月薪2万降到5000也没人要:打算做直播了